2016

2009/4/8

PDC課程實錄

4月3日期待已久的pdc課終於在亞曼連續忙碌一個月準備工作之後順利開課,不僅僅是老師的師資卓越參加的學員也來自四面八方香港的朋友新加坡的朋友還有來自阿南達瑪家的朋友以及對課程有極大興趣的大哥大姐们,更有堅強的翻譯團隊和友情贊祝的義工團们共同推動完成雖然沒有辦法依依提及大名但由衷感謝大家的幫助.

之前雖然一直都有接觸到不論是亞曼時時提到的樸門理念,或是我個人能在野蔓園身體力行從三年前完全不懂如何翻土拿鋤頭種菜.種植物.如何堆肥.施肥.如何節約簡單過生活到吃自己種的米吃自己種的菜的標準上班族,總是覺得好像還缺一塊更強而有力的實証來補我的不足因此上課對我而言是再一次的自我認同與肯定謝謝有這次機會.

老師排課內容由淺入深不緊緊有理論也有實作部份就拿印象深刻的堆肥實作來說大家有的拿牛糞有的拿綠色植物有的拿棕色枯萎的乾草一層一層的覆蓋那種認真合作的經驗相信也是樸門人的互動很重要的一環不問付出只是想集團體力量完成一件標準的堆肥.

原來土地裡面孕含著豐富的生命還有看不到的有機質包括你觸摸到的乾. 濕.冷.熱你可以抓一把泥土細細聞一聞感覺並且用手捏捏看市軟是應硬顏色是咖啡黑色還是沒有任何生氣的黃色所以這一把泥土是健康的或是不健康的就可以簡單的判斷了.

當然水的部份也是相當重要尤其是地球暖化的問題嚴重水要如何保存和如何使用都是同等的重要老師也教大家如何利用你的土地去集水保存現有的水資源不要浪費不是只是口號,每位學員也親自
在野蔓園實作如何利用現有地型去集水甚至可以灌溉土地菜園及生活用水等等. 子萱

4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致PDC台灣第二屆學員

真高興有PDC 課程第二屆在台灣開課,我們PDC台灣第一屆的真是高興有更多夥伴能更深入permaculture,集中的72小時課程的確讓人有充電感,希望大家都能進而將之發電發光!
個人淺見想分享我上課後與目前實行中的心得,
1. 同樣學習的成果將因人而異:
原因都是來自學習者,有的是先入為主的觀念所導,有的是有既訂學習方向內容的想法所限,建議學習過程反覆放大與縮小心態來看個個操作單元,縮小時好好學習操作步驟流程,仔細感受觀察其間變化,放大時想想其與環境關係,勿為操作單元而操作,該因其對環境價值核心而實行,這與我們設計原則之一雷同,你要看樹上那隻知了,還是看那棵樹,抑或是看樹與知了的互動,不同的出發與結果都是人的思考所致,所以我們需要無時不刻提醒自己,對觀察到的事物要擴大或縮小的思考操作,讓自己對真實的現象更清楚,進而掌握要闡釋發揮的部分,如此也能有對自己實行上有基本的認知,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2. Permaculture不是農業:
但人以食為天,所以要生存需要有食物來源,人與自然互動很基礎的活動的確是運用農業活動,坊間也有許多標榜XXXX農法的生產方式,我想對於一位PDC的學員,已進入permaculture的基本門檻者,我們應該了解這些農法是如何攫取自然運作的模式來運用,進而產生所謂的XXXX農法,至於自己在身體力行進行農作活動時,我想一定會有自己週遭環境的獨特性與可得資源的限制性,如何運用這獨特性與因著這限制性來發展,我想這是我們所學所謂設計原則者的發揮,自己實行的農作活動部分或操作單元並非代表permaculture,若是如此,那這就太偏頗了,實行的農作活動也可是坊間週知的XXXX農法,只要自己確知掌握其自自然攫取的運行模式,自認自己願意接受它並執行它即可,我想permaculture無所謂的農法一說的,我們在這基礎課程中所學的還是一些自然運作可掌握的知識與模式,如何發揮或發覺更多自然知識是我們未來持續實行時需要反覆注意觀察過程中的任何變化,但還是要說permaculture並非侷限為農業活動的探討.
3. Permaculture可以作農業,作工業,作法律,作歷史,作許許多多人類可做的生活活動,permaculture是推展人類生活以自然運行與其模式為師,謙卑看待萬物與環境,自信運用所學之自然知識,進行設計在生活之中,或許說"設計"有點感到太強調它,其實人人生活有所需要,只要在進行滿足這需要時能注意到滿足方式是否合乎自然運作,我想自然而然地我們的"設計"就在大腦中串聯出來,這就是人類大腦自然要它發揮地方,再來時時注意過程並修改調整,要知道"自然是亂中有序,序中有亂",人類所知知識只是人類歸納出來的道理,它們實在不及自然真正運行的全部,
4. Permaculture不是高科技,也不是低科技:
高低科技或許該以所使用的分析觀察甚或生產用的工藝器具來分界吧,目前仿生學或許是一種高科技的表現,它往往需要很高精密度的儀器來分析,做自然的觀察,表現人類學習到的自然知識,進而想將之運用在生活上,雖然運用的目的或許不是為了環境的永續發展,但是是學習自然,在permaculture中,我們學到是所強調的適切科技,強調人人可運用適切的科技來幫助我們達到所需的需要性,這不會是去排斥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只是要人們注意所謂高科技產業並非以環境永續為基本出發點,如此而已,不過如何將高科技的出發點轉為以環境永續的基礎是我們可嘗試的努力之一,
5. 處處有人施行permaculture的生活:
人類始於自然,越是古老生活方式,越是運用自然法則生活,處處可見人們善用週遭環境可得資源生活的例子,這些都是實例,只是施行者並不知其實行著permaculture生活,或可反過來說實行permaculture生活者可以更加復合化綜合化設計,形成系統式運用可得資源,而非較單一方向運用,見點不見面或是不見體的多維思考發展,觀察發覺更多人們善用可得資源的例子,有助於permaculture實行者擴充運行中的系統綜合性,但別忘了感激人們累積出來的各式各樣智慧做法,permaculture實行者可以是不同實例的錯合者,綜效者,也同時是個獨立實例的發展者,
6. Permaculture與文明的推進:
人們知識的累積讓文明更加累進,不過對自然的知識仍是有限,但環境破壞問題是出在人的自大,無知,貪婪等心態所致,我們不是反文明,相反的是借對自然的崇敬喚醒人們自我省思,為自我與萬物共生共榮(容)而怒力,文明應該是在不危害自然環境下讓人們能有越來越舒適的生活,這中間最重要的資源當然就是人的智慧了,舒適的生活也正包含了慾望需求的滿足,認知欲求需要是要有限度的,這也像用錢消費的行為一般,過度擴張信用消費,將導致破產,我們不是反對使用錢的文化,但我們提出的是用錢消費行為的省思,許多金融商品是無中生有的,無中生有非壞事,它讓人們有更多想像空間去創造與思考,但壞的是人們輕忽它無濟於環境的永續,反而放掉其基本的價值,專心於眼前私人的短利,危害了整體的環境,怎麼用錢的態度該是值得思考與教育的,

以上僅代表個人分享,歡迎前輩同好等指教討論,一同成為土地公的好幫手!


風颱/碧琳 (Typhoon/Bi-Ling)
typhoon@bats.org.tw

匿名 提到...

Dear Yamana:

真的非常謝謝你
很高興能夠有此機會到野蔓園體驗
雖然這兩天天氣不是很好
但是我也學習到了很多的經驗
包括和陳大哥一起種玉米與豆莢
摘桑椹、養豬、牽羊吃草
製作桑椹果醬、碾米、、、等
這些都是我過去生活中從沒碰過的
經過這樣一個DIY的過程
讓我深深感受到
當農夫真的很辛苦
必須親力親為非常多的事
因此我們真的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
感謝
這個地球孕育如此豐富的一切
提供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資源
感謝
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因為他們的付出
讓我們的生活過的更精采
也因為如此
我們更應該一起來愛護
這個美麗的地球
以及身旁的每一個人

這兩天聽到Yamana跟大家說的一些觀念
讓我有很深的感觸
我想
如果我們可以好好的運用
水、能源、土壤、植物、社群與人
這樣一個循環不息的關係
當然對於環境與自然就是最好的保護
而且這是每一個人都能夠輕易去做到的事
所以
從現在起我也會把樸門(Permaculture)精神
落實到生活當中

當然只要一有時間
我也會再去野蔓園幫忙
希望能為這個地球多盡一點心力
也要為Yamana加油
畢竟真的能為偉大夢想而努力的人
的確值得大家的效仿與鼓勵



平安 愉快

王新雨 提到...

亞曼,

非常遺憾不能和你們有始有終。在付出短短幾個小時的口舌,就能吃上幾天純素,得到不少知識和觀念,更可貴的是認識許多不同背景的朋友,實在相當划算。
不知同學通訊錄整理出來沒有,何處可以取得?謝謝啦。

王新雨 提到...

忘了再謝一次,您在PDC課上交給我那本secrets of soil相當有趣。不過回花蓮以後工作、生活極忙碌,目前為止每天能抽出看書的自己時間不足一小時,只看了幾頁。正在努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