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兩位荒野的朋友大冠鷲與藍雀,翩然到訪。將近一年前,他們由部落格與我聯絡,想要一訪野蔓園。
上週我在花蓮授課,他們不期來訪,卻無緣相遇,今天總算得以見面。這兩位非常特別的朋友想要過回歸自然儉樸的生活,也對樸門的理念也十分認同。兩人更有心想要幫助一些被憂鬱困擾的朋友,尋覓一個讓這些朋友休養喘息、學習一技之長的庇護所,讓這些朋友也能夠自食其力,以手工和加工的技能自力更生。
兩人非常認真又有想法,談天中,也聊到我的轉變以及野蔓園的經營理念,希望我能夠給他們一些建議,這讓我想到其實許多人都曾這麼問過我,所以現在一並訴諸文字,以饗同好。
幾年前我還是一個標準的生意人,每天汲汲營營於獲利,環保、減碳、節能,對我來說無異是媒體的煽情之詞,對我來說是無關痛癢。
因緣下的轉變來自於嚴重的過敏症狀、肥胖,以及長期工作累積的情緒壓力,開始只是自私地想要改善自己的狀況,擔心病痛纏身,因此接觸有機與健康食品,才開始對環保、養生、自然,有了近一步的研究。期間為了治鼻子也在武漢學習中醫與為了減重到印度學習自然療法。
由於中醫與自然療法讓我瞭解到現今社會種種問題與許多疾病多因為人與自然脫節太久所至。
加上因為標榜有機的事物並非我所親見,多少存有懷疑,因此我便自己動手,開始了我的佃農的生活。
幸運的是,我開始就接觸到樸門(Permaculture)的知識,讓我從觀察與實作中得到自然生態農耕的經驗,認識了很多同好,更有了花蓮樸門理想專案的開展機緣。
不論是野蔓部落的連結---從香港、美國、奧地利,甚至非洲,都有人關心野蔓園這一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映證了天涯若比鄰、吾道不孤的說法---還是綠屋工坊想要傳承的傳統手做文化氛圍、保留在地人文特色的理念,這些都加強了我繼續分享樸門經驗的動力。
這幾年來到野蔓園的朋友,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是已有土地,不論是祖傳或是購買所得,大多不知如何著手開始實踐自然農耕生活;其次是計畫過自然簡樸或是半X半農的生活,而開始來野蔓園取經、到處學習的同好,也計畫要尋找土地來加以實踐。另有一類是支持這樣的理念,偶爾想要體驗這樣生活與課程、關心健康養生與環境、廣交朋友,但是受限於家庭工作經濟等因素,無法全心投入:這一類的朋友佔大多數。還有一些是關心子女教育問題的父母,希望讓子女多接觸自然健康的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人被野蔓園的環境(廁所與狗)嚇跑,但不論是哪一類,當與他們分享樸門經驗時,也多少會提到我上述個人經驗的問題。我給他們的建議是:第一,你必須對你喜望從事的這件事情有興趣(與基因有關)。當你對某一件事情反覆思考、時時回憶,甚至花費許多心思在這件事情上,那麼恭喜你,你對此事便有了興趣:那和偶爾想起、偶爾接觸的好奇不同。
接下來,你必須在此事中找到樂趣,因為農事是非常辛苦與孤單的工作(我想不只農事,許多事情其後必伴隨著辛勤的勞動與付出),這是台灣農業之所以面臨勞動力老化危機的原因。而且你不能將之視為一份工作,想要從中獲利,但是請注意,獲利與基本的所得不同,最近商業週刊又塑造了一個「台灣新經濟奇蹟」的故事,一群年輕人利用貸款資金,大量租用休耕土地、使用傳統農法耕作、以及使用冷藏技術調整供貨,開著有冷氣的耕耘機,在五百公頃租來的農地上耕作,每一個人都獲取百萬以上的年薪。
我想他們的出發點仍在獲利,如果能以有機自然的農耕方法,不使用化肥與農藥,獲利也許會減少一半,但每個月也有數萬元的收入,而對這五百公頃的土地而言,將會是一個永續經營的契機。
因此,想要從事這樣的行業,你必須要找到一群同好,以及保持對環境、人與動植物永續平衡發展的堅持,才有可能支持你長久的走下去。
這完全符合樸門的三個倫理: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多餘。
三年前,沒有人會想到今天面臨的糧食短缺,更沒有人想到今天會看見一桶原油高於一百元美金的光景,關於糧食危機,許多人歸咎於生質能源剝奪了過多的耕地與糧食作物,也有人認為是暖化造成的現象,不論是什麼原因,與其問「為什麼?」,不如問「怎麼做?」:我們不如來思考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正是你可以為地球做一些什麼的時候了,而樸門是一個你踏出第一步的指導者,他讓這些原本就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以被實現。也不會覺得為環境議題盡心力會
與你太遙遠。
樸門並非要求你過沒有享受、違反人性的生活,那有違人類進步的法則。樸門提供的是平衡、永續的觀念,所以當你做了一些耗能或增加二氧化碳的行為時,請你同時也要做些平衡,比方說動手種棵樹,多走幾步路,吃當季、當地生產的食物…(你可當這是一種贖罪卷),以上種種都是可以輕易實踐的。
在地球日的前夕,這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Yamana
上週我在花蓮授課,他們不期來訪,卻無緣相遇,今天總算得以見面。這兩位非常特別的朋友想要過回歸自然儉樸的生活,也對樸門的理念也十分認同。兩人更有心想要幫助一些被憂鬱困擾的朋友,尋覓一個讓這些朋友休養喘息、學習一技之長的庇護所,讓這些朋友也能夠自食其力,以手工和加工的技能自力更生。
兩人非常認真又有想法,談天中,也聊到我的轉變以及野蔓園的經營理念,希望我能夠給他們一些建議,這讓我想到其實許多人都曾這麼問過我,所以現在一並訴諸文字,以饗同好。
幾年前我還是一個標準的生意人,每天汲汲營營於獲利,環保、減碳、節能,對我來說無異是媒體的煽情之詞,對我來說是無關痛癢。
因緣下的轉變來自於嚴重的過敏症狀、肥胖,以及長期工作累積的情緒壓力,開始只是自私地想要改善自己的狀況,擔心病痛纏身,因此接觸有機與健康食品,才開始對環保、養生、自然,有了近一步的研究。期間為了治鼻子也在武漢學習中醫與為了減重到印度學習自然療法。
由於中醫與自然療法讓我瞭解到現今社會種種問題與許多疾病多因為人與自然脫節太久所至。
加上因為標榜有機的事物並非我所親見,多少存有懷疑,因此我便自己動手,開始了我的佃農的生活。
幸運的是,我開始就接觸到樸門(Permaculture)的知識,讓我從觀察與實作中得到自然生態農耕的經驗,認識了很多同好,更有了花蓮樸門理想專案的開展機緣。
不論是野蔓部落的連結---從香港、美國、奧地利,甚至非洲,都有人關心野蔓園這一塊土地上發生的種種,映證了天涯若比鄰、吾道不孤的說法---還是綠屋工坊想要傳承的傳統手做文化氛圍、保留在地人文特色的理念,這些都加強了我繼續分享樸門經驗的動力。
這幾年來到野蔓園的朋友,大致可以分為幾類:一是已有土地,不論是祖傳或是購買所得,大多不知如何著手開始實踐自然農耕生活;其次是計畫過自然簡樸或是半X半農的生活,而開始來野蔓園取經、到處學習的同好,也計畫要尋找土地來加以實踐。另有一類是支持這樣的理念,偶爾想要體驗這樣生活與課程、關心健康養生與環境、廣交朋友,但是受限於家庭工作經濟等因素,無法全心投入:這一類的朋友佔大多數。還有一些是關心子女教育問題的父母,希望讓子女多接觸自然健康的生活。
當然也有一些人被野蔓園的環境(廁所與狗)嚇跑,但不論是哪一類,當與他們分享樸門經驗時,也多少會提到我上述個人經驗的問題。我給他們的建議是:第一,你必須對你喜望從事的這件事情有興趣(與基因有關)。當你對某一件事情反覆思考、時時回憶,甚至花費許多心思在這件事情上,那麼恭喜你,你對此事便有了興趣:那和偶爾想起、偶爾接觸的好奇不同。
接下來,你必須在此事中找到樂趣,因為農事是非常辛苦與孤單的工作(我想不只農事,許多事情其後必伴隨著辛勤的勞動與付出),這是台灣農業之所以面臨勞動力老化危機的原因。而且你不能將之視為一份工作,想要從中獲利,但是請注意,獲利與基本的所得不同,最近商業週刊又塑造了一個「台灣新經濟奇蹟」的故事,一群年輕人利用貸款資金,大量租用休耕土地、使用傳統農法耕作、以及使用冷藏技術調整供貨,開著有冷氣的耕耘機,在五百公頃租來的農地上耕作,每一個人都獲取百萬以上的年薪。
我想他們的出發點仍在獲利,如果能以有機自然的農耕方法,不使用化肥與農藥,獲利也許會減少一半,但每個月也有數萬元的收入,而對這五百公頃的土地而言,將會是一個永續經營的契機。
因此,想要從事這樣的行業,你必須要找到一群同好,以及保持對環境、人與動植物永續平衡發展的堅持,才有可能支持你長久的走下去。
這完全符合樸門的三個倫理:照顧地球、照顧人類、分享多餘。
三年前,沒有人會想到今天面臨的糧食短缺,更沒有人想到今天會看見一桶原油高於一百元美金的光景,關於糧食危機,許多人歸咎於生質能源剝奪了過多的耕地與糧食作物,也有人認為是暖化造成的現象,不論是什麼原因,與其問「為什麼?」,不如問「怎麼做?」:我們不如來思考將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現在正是你可以為地球做一些什麼的時候了,而樸門是一個你踏出第一步的指導者,他讓這些原本就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以被實現。也不會覺得為環境議題盡心力會
與你太遙遠。
樸門並非要求你過沒有享受、違反人性的生活,那有違人類進步的法則。樸門提供的是平衡、永續的觀念,所以當你做了一些耗能或增加二氧化碳的行為時,請你同時也要做些平衡,比方說動手種棵樹,多走幾步路,吃當季、當地生產的食物…(你可當這是一種贖罪卷),以上種種都是可以輕易實踐的。
在地球日的前夕,這些想法,跟大家分享。
Yamana